William of Ockham 俄坎的威廉

-A +A

William of Ockham 俄坎的威廉 十四世紀經院哲學派(Scholasticism 經院哲學})*的神學家和哲學家(1280/5~1349)。俄坎參加了方濟會(Franciscan Order 方濟會)*,並在牛津讀書。他接受了正規神學訓練之後,先是教授聖經,然後講授倫巴都的《四部語錄》(Lombard, Peter 倫巴都*, Sentences,可能是在1317~9年間)。在他獲得教師執照之前,大學的校長控告他宣講異端,俄坎要在1324年遠赴法國阿維尼翁(Avignon)的教廷,為自己辯護。教廷下了禁制令,但整個聆訊從沒有完成。在阿維尼翁期間,俄坎又捲入他的修道院與教宗之間的爭執,因為教宗對為福音而貧窮的問題頗為關注。1328年他逃到比薩,投靠反對教宗的巴伐利亞王劉易斯。俄坎離開阿維尼翁就給開除教籍,跟著便留在皇宮終其餘生,至終死於慕尼黑,致命的原因很可能是患上了黑死病。

離開阿維尼翁之舉,正好把俄坎的工作劃出分界線︰在此之前,他研究學術,寫的都是神學和哲學的書;在此之後,他是個辯士,為了他的修道院和皇室辯護,並且指出教宗犯了異端之罪,又濫用屬靈權力。

《四部語錄釋義》(Commentary on the Sentences)可說是俄坎的思想大全,但實際上他只修訂及編輯了第一部(Ordinatio),其餘三部仍是未加修訂,且是以「報告」(Reportationes)形式出現。另一卷重要著作是《邏輯總論》(Summa Logicae),那是他討論邏輯學較成熟之作。

俄坎是發展惟名論(Nominalism 惟名論)*之「現代方法」的重要人物,此方法又稱名稱論(terminism)運動,與實名論(realism)的「古代方法」相對;後者的重要思想家有波拿文土拉(Bonaventura 波拿文土拉)*、阿奎那(Thomas Aquinas 多馬.阿奎那)*和敦司.蘇格徒(Duns Scotus, John 敦司‧蘇格徒)*等。有些人說,俄坎毀滅了早期經院學者多年才建立起來的信仰與理性的平衡,別人則認為使他採取那種立場的,正是他對基督教的關心。

他思想的中心是一個信念︰萬物皆繫乎神(God 神)*,祂是創造者和保存者,萬物能存在,又在宇宙中有其位置,皆本於此。這信念的一個邏輯引伸乃是,神有能力保存、毀滅、分別地創造或不同地創造經驗中或信心內的萬物。這並不意味俄坎不相信自然界或神的可靠;他接受自然界的恆常,以及道德規範的穩定;只是既然神是無所不能,自然的肯定性就有其限制。這種反對受造界中有任何必須性的立場,正是教會對自然決定論(Determinism 決定論)*的反應,而決定論在1270年巴黎大學的文學院是十分流行的。對俄坎來說,神是無所不能又自由的,祂可以做任何沒有邏輯矛盾的事,而世界亦是完全偶發(Contingency 偶發性)*的;任何關於有限事物的真實語句,都是偶發的真理,且要本乎神的意旨才能成立。

對俄坎來說,只有個人是存在的;個人的直接意識和原知知識,都是個人知識的基礎。原知知識(intuitive knowledge)的對象,不僅限於屬物的東西,因為我們也有對意志及意欲行動的原知。俄坎認為人的知覺和反省,皆是人認識真體的來源;人透過歸納法可以認識同類的事物,這正是人在普世命題所得之知識的基礎。

俄坎堅持只有可能性模式下的命題才是必須的,故此人不能從已知的推論出未知,包括神的存在在內。在他之前的經院學者,曾分析存在的不同意義;俄坎則重新把這些形上學(Metaphysics 形上學)*的分析,放回邏輯的分析,指出它們在命題和辯論的連接上是否有用。他並不否認因果關係的原則,或把它們簡化為一般的次序關係,但他卻肯定人只能從經驗得知事件的成因。一般說來,俄坎拒絕了早期經院派大部分的形上理論。

在政治上,俄坎關心的,是監察教宗由宣認有絕對權力(plenitudo potestatis)而衍生的罪惡;他並沒有明說世俗權力與教會權力誰高於誰的問題,只想完全脫離教會權力的轄制而得自由。要達到這樣的目的,他便要求每一權力只在自己的範圍內使用,不可逾越。真實的屬靈權力,都在基督身上顯明,祂放棄所有財物,又拒絕那些要立祂為王之人的請求,只靠賙濟過活,並且只在屬靈事工上使用權力。俄坎認為合法之屬靈能力的準則,就是不參與屬世事務的決定;教宗之所以犯錯,正是因為他想攫取屬世權力,但這是基督甘願放下的。那麼誰可決定什麼是教會合法的事呢?俄坎認為不是教宗,不是官員,甚至不單單只是教士,而是那些喜愛公義,又按福音而行的人,才堪當此職。

 

參考書目
著作︰Philosophical Writings, ed. and tr. P. Boethner, OFM(Nashville, TN, 1957); Ockham's Theory of Terms: Part I of the Summa Logicae, tr. M. J. Loux(Notre Dame, IN, 1974); Ockham's Theory of Propositions: Part II of the Summa Logicae, tr. A. J. Freddoso and H. Schuurman(Notre Dame, IN, 1980); Predestination, God's Foreknowledge and Future Contingents, tr. M. McCord Adams and N. Kretzmann(East Norwalk, CT, 1969).

箴言選讀

箴言 20:29
強壯乃少年人的榮耀;白髮為老年人的尊榮。

詩歌分享